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各类计划>部门计划>详细内容

部门计划

2023年秋学期无锡市南湖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来源:南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1-03 08:53:40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秋学期无锡市南湖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3-2024学年度第学期)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精神,学习、理解并逐步落实《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的相关精神基于经开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工作方案,以园本课程游戏化建设、“十四五”课题研究、市《指南》实验园项目研究及足球特色项目为抓手,坚定教育视角向儿童视角的转向,着力于一日生活中儿童可以做的事,坚持教科研与教师一日工作相结合,重抓教师专业理念的改造,班级观察专业能力提升,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向高质量内涵发展目标前进。

二、工作重点

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运动特色儿童学习发展与评估、教师专业成长家园共育、幼小衔接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式

(一)课程建设——“儿童本位”回归原点,优化园本课程体系

分享借鉴:虞永平:课程就是教师让儿童有事可做——从思想、生长空间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

课程是“做”出来的。课程需要“无中生有”的智慧,也需要“没事找事”的责任。它生成于师幼互动之中,是幼儿与外界环境互动之中,是幼儿自主自考之中生长起来的。他内涵空间和时间,它是创造一切可能条件支持幼儿发展。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程评价、儿童发展

主要措施

1.专家引领,调优课程实施方案。主动邀请专家、建立课程骨干团队,对“慧.玩”课程方案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有效借助他评与自评,聚焦班级观察,追随幼儿兴趣与需要,构建园本特色主题活动,不断修订完善《“自然˙ 慧玩”园本课程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园本课程的适宜性和发展性。

2.组建项目,推进户外资源建设“骨干教师+年级组”的方式,将户外区域资源打通,各项目组聚焦场地或幼儿兴趣等寻找项目的主要问题,开展班级项目研究;基于儿童立场开发、改造、重组和利用园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完善园本课程资源地图;让园本资源有效利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提升资源利用价值。同时,以“班级项目研究展评”“秋溢峰影案例分享”“自然课堂”等不同组织方式的展评和教研等活动,不断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质量,形成资源建设有效推进策略和案例。

3.高频互动,提升课程实施质量。建立每月“自下而上”问题反馈机制,教科室,班级教师、骨干教师或者幼儿参与问题调研,形成“333调研”制度;同时,不断通过高频的、不同层面的互动,助力课程实施问题的解决,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

4.评估先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提升教师和保教管理人员的课程评价意识,优化一日活动组织、幼儿观察等过程性评价方案,通过园本课程质量视角下的期中保教联合调研分析、教学部门会议等方式,提升管理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课程自评机制。

5.有效衔接,减缓学段间坡度。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表现,优化《科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将一日生活中的幼小衔接渗透教育与主题教育纳入到班级计划及周(日)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形成幼小联动的共育机制,与小学深度对接,开展科学“幼小衔接”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加强幼小衔接示范园示范引领,注重实践经典案例积累与分享,幼儿园与小学共同提炼幼小衔接共育机制,不断提升幼小衔接活动的质量,梳理有效幼小衔接活动N例,初步构建《南湖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工作指导手册》。

6.深度融合,营造全纳教育环境。加强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加强联动,邀请干预中心老师来园给特殊需要儿童班级老师和家长进行指导、培训;组建南湖幼儿园融合教育项目组,定期开展培训与教研,并面向家长进行交流;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促进特殊需要幼儿健康成长,为每一位幼儿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支持。

园本教研——“课程思路”有效推进,推动教研走向深度

分享借鉴:何红漫、王微丽:幼儿园项目式园本教研活动设计与实例 支架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程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理念,以教师为本,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核心,探索出“会场式教研、情景式教研、剧场式教研、故事式教研、茶馆式教研、辩论式教研、沙龙式教研”等教研模式,总结在不同的问题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关键词:项目式园本教研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措施

1.建立学习共同体。成立幼儿园园本教研核心组成员,组建一支专业素养教好,有责任、担当,积极要求进步的团队,共同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的计划与具体组织策略。

2.制定两级教研方案。通过调研问卷,了解和汇总教师关于有效教研方面发困惑和发展需要,聚焦共性和重点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园本教研核心组成员共同制定园级、年终组两级教研方案,并融入本学期的园本大教研与年级组教研活动中。

3.开展多样化园本教研。围绕教研主题,通过调研、互相观摩发现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持续开展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的的多样化的系列式、沉浸式教研活动,调整、优化园本教研机制。同时,系统学习实践项目式园本教研的方法与策略,阅读与实践相结合,在两级园本教研活动中,鼓励教师多尝试新型、有效、愉悦、自主的园本教研形式,开展园级与年级组不同层面的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评选,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园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4.聚焦班级观察重点研修。针对教师观察与评价专业能力,制定专题研修方案,通过进阶阅读、交流分享、研讨互动等,提升教师观察、评价和支持儿童的专业能力,转变儿童观、教育观及课程观,让园本教研更丰富、有效,内涵更好呈现。

5.向外借力拓宽教研广度。借助经开区幼儿园资源共享平台,丰实课程资源,形成富有南幼特色的课程资源库;通过常规调研、相约课堂、教学展示、课例研讨、一课三研、半日活动视导等多形式的教研活动,诊断园本课程建设和实施中的问题,调整和优化园本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

幼儿成长——以一日活动质量为重点,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分享借鉴:《自然、自觉、自由,一种走向共生的教研文化》——胡华名师工作室

儿童是用整个心灵来学习的当他的心灵开放的时候,学习是一个整体。儿童生命绽放的时候就像一朵花,好多花瓣同时绽放,处处能展示出美好光彩。当一朵花准备要绽放的时候,一定是孩子们内心有愿望的时候。

关键词:深度学习全面发展家园协同

主要措施:

1.丰富项目学习内容,促进全面发展。基于“自然.慧玩”对话自然、对话生活和对话游戏三个方面的内容,丰富班级项目学习的内容,全面落实“爱自然、会生活、享游戏”的幼儿发展目标,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

    2.开发“游戏世界”主题活动,促进深度学习分推进“民间故事”和“节日节气”主题活动,各级部在审议与教研的基础上,完善“游戏世界主题推进的策略,激发幼儿观察、预设、验证、总结等科学探究思维的发展,推动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

    3.优化一日保教细节,提升保教质量。将儿童身心健康、安全教育有效整合到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建立健康、安全的一日生活秩序关注幼儿良好情绪的状态,创设和谐、互动的班级氛围关注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优化户外活动组织环节,继续探究户外体能大循环运动的适应性。

4.拓展家园合作形式,建立协同机制。拓展家园线上线下联动新形式,通过活动菜单和家长预约参与的方式,拓展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不同渠道。小中大依据幼儿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制定每月一次多样化的家园共育活动,突出亲子活动互动、体验、感受、激发等关键词,指导家长开展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积极引导家委会制定亲子活动计划;有序组织“户外课堂”“亲子阅读”“幼小衔接任务单”等亲子活动,打造南幼家园共育品牌项目。

教师发展——“精准研训”建设队伍,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分享借鉴:《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好老师》——顾明远  教育的世界公众号

教师要达到像王维国在《人间词话》中总结的做学问的那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教师要对教育、对教师职业有一个正确理解,有一个愿望。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教师要不忘初心,虽经磨炼,终身无悔。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教师幸福之所在。看到儿童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教师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关键词:师德师风分层培养整合资源

主要措施

1.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从教承诺活动,抓好新学年师德教育“入职第一课”和“廉洁从教终身课”;组织观看廉洁影片,进一步筑牢区域教育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廉洁作风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师队伍管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使良好的师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和人格品质“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抓手,聚焦自我评估及班级观察,积极申报“向真”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

2.优化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认真实施“华星园长论坛”“三强骨干研讨”“小伞兵成长营”分层研训机制,落实分层培养,提高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将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继续修订完善《南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带领教师制定和修订《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建立多维学习共同体,组建各类研修组,如:“书香致远”211行动、“执行教研组长”“领域研修组”“体适能项目组”“信息化研究组”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特长与需求,组建N个研修共同体,形成互研、互鉴共成长的良好学习氛围。新教师认真制定“三达标”计划,有序进行推门课、教学展示、基本功等内容考核。青年教师开展观察记录”“桌面插塑”“教学活动设计”等基本功研训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基本功能力;成熟型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分享”、微项目交流、案例撰写等形式,提升教师观察、分析、评价能力;骨干教师积极开展“骨干展示”“帮扶送教”等活动,成为各项目研究领头人,带领组员根据研究内容进阶阅读,深入实践,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3.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亮社团文化。继续推进“联结自然、发现美好”社团文化建设,挖掘、整合与拓展校内外资源丰富和创新活动内容与组织方式,提高教职工参与热情。继续成立摄影社团、美食社团、艺术社团,并结合节日、调查教师兴趣,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大剧院、养老院、党建小公园社区资源,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开展育儿讲座、亲子阅读、招生咨询等活动,有计划地推进家园共建、社区联动活动。

文化特色——“不失底色,凸显亮色探寻园本特色之路

分享借鉴:园本课程建设的审思——王春艳 公众号

充分考虑园内或周边可利用的一切资源,以及教师和幼儿的基本发展情况等,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践一些凸显幼儿园个性的活动。这样的亮色有根基,也有内在生长性,是儿童全面发展“底色”基础上的亮色。幼儿园应始终牢记“不失底色,凸显亮色”的原则。只有弄清楚课程建设的根本,才能将发展特色之路走得更长远。

关键词:教育科研、师幼共建  特色文化  强化宣传

主要措施

1.丰富足球运动,培养运动习惯。依托“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项目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共建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体适能专业素养,丰富幼儿体适能的活动内容,激发师幼对运动的热情,建立良好学习品质,增强体质,促进园所特色内涵的高质量发展。

2.变革教育实践,凸显文化特质。依托《促进关键经验生长的户外项目活动研究》《基于中国原创绘本的概念性游戏世界开发研究》课题,继续开展“一班一项目”“一念一世界”深度研究。师幼创生班级游戏世界项目课程,追随幼儿兴趣需要与发展,动态化丰实和优化园本课程的内容;

3.班级项目研究,询证研究实效。构建“班级项目研究”活动质量评价策略,进一步基于《幼儿关键发展性指标(KDLS)》,通过沉浸式教研推进教师观察与反思,优化班级项目活动组织,促进幼儿计划与反思、专注于投入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课题核心组成员收集和整理户外游戏、项目活动和自然课程优秀课例等,丰富课题研究成果,为课题中评做好准备。

4.丰实文化内涵,打造特色环境。丰富幼儿园概念性游戏世界”课程文化底蕴,打造“概念性游戏世界”特色室内外环境。基于中国原创绘本的资源库开发与建设,进一步“追寻孩子心中的游戏世界”这一教育理念渗透在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之中进一步丰富室外活动场地材料、优化户外游戏功能区,以骨干带动、年级组认领、项目组实验等多种形式共建概念性游戏世界”室内外游戏场。

5.游戏世界探索,彰显园所特色。提升概念性游戏世界”课程参与意识,促进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加强概念性游戏世界”特色文化宣传力度,提升“概念性游戏世界”特色课程建设的影响力。加强对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管理,提前制定各部分宣传计划,通过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平台有计划地推送聚焦幼儿园的概念性游戏世界”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容;定期、定时向家长宣传、征集活动素材,组织家园共同开展“概念性游戏世界”课程活动;与社区紧密联系,利用周边社区“图书馆”“民俗馆”等资源开展“概念性游戏世界”课程活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