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南湖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4年春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及课程游戏化“第二步支架”精神、区级教科研工作重点和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省“十四五”陈研及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全国足球特色校项目、市体适能项目为抓手,市《指南园》项目建设、省优复评为契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儿童为中心,提升内涵建设,抓实常规管理、园本教研、课程建设、教师分层培养等重点工作,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促进园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抓实常规管理,提升保教质量
1.依据《南湖幼儿园一日常规》,有监管、有效率地落实幼儿园各项规范,紧抓层级管理,有检查、有反馈、有指导,促进保教工作的扎实开展。督促保教人员对各类规范的执行,在调整与改善中不断地规范教师的一日常规保教行为,继续转变教师保教观念,提高教师的一日活动保教质量。本学期,我们会从课程审议入手,规范主题审议、周、日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
2.抓实、抓深班级常规调研。从课程游戏化二步支架中支架4:生活的全面自主出发,年级组每月确定常规调研主题,对离园、午睡、户外游戏等各环节中幼儿的全面自主、教师支持、环境创设等进行深入研讨,挖掘生活环节中的课程资源,生发生活课程;围绕班级重点区域创设、区域游戏材料提供、项目学习墙创设等开展环境专项调研,进一步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继续开展级部视导活动,本学期将重点开展中班半日活动视导工作,以《指南》、《幼儿园一日活动细则》等的要求审视半日活动各环节的组织、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的支持策略等,在现场观摩、交流研讨、调整改进中优化一日活动保教质量。
3.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做好幼儿的日常观察和记录。本学期,我园将继续探索如何高质量地使用“一起长大”APP平台,更扎实地做好家园共育工作,通过评选使用“一起长大”APP平台优秀班级等策略,激励教师发挥“一起长大”APP平台的价值;通过观察、交流、游戏、活动现场记录等多种方式对幼儿学习情况和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提高课程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重视分层培养,助推教师成长
1.为每位教师提供理论学习平台,切实转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儿童观”。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将立足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实际,将理论学习渗透到各项教研活动以及日常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理论书籍阅读要求,如:三年内的新教师继续阅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新手教师叩开职业之门》系列丛书等,成长期和成熟期教师阅读《从主题墙倒主题海报》《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儿童立场》《质量认证背景下的幼儿园自我评价——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行动经验》《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等,有针对性地阅读专业书籍,以个人阅读——集体研讨——亲身实践——再次集体研讨——再次实践调整——提交实践反思的进阶阅读方式指导教师的工作实践。鼓励和推荐教师关注相关公众号,在自主学习、分享阅读、故事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认识,丰富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
2.持续推进“小伞兵成长营”分层研训机制,为入职期、成长期、成熟期、骨干期等不同层面教师搭建平台。开展执行教研组长招标、第三年教师成长过关、“教育活动设计与计划”比赛、入职期教师相约课堂、半日活动视导(中班)、领域教学活动展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骨干示范引领”等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成长过关活动,有效促进每一位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搭设“课程研发平台”(以课程研发核心组成员为主,聚焦课程开发、实施,教科研)、“项目领衔平台”(以骨干教师和特长型教师为主,负责园内大型活动项目)、“领域研究平台”(以区领域研究组成员为主要负责人,聚焦课堂教学和教学基本功),在过程中,关注对每一个人的潜能、优势及专业发展赋能。
3.完善各类园本教研、园本培训制度,多通道、多方式加强教师教育实力的锤炼。重视师德建设,宣传学前教育各类法规,开展“三八妇女节”系列主题活动,落实“相约课堂”制度,让“相约课堂”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每次相约课堂活动提高“听、评、研”的活动质量,做好相关的记录,以“研课”促进教师成长。
(三)聚焦问题现场,夯实园本教研
1.继续聚焦问题,开展沉浸式、系列化园本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资源.儿童.课程”为主题开展系列性、沉浸式教研,从户外自主游戏的组织与开展方面进行深度、有效度的系列教研活动,从系列教研活动中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更好地引导幼儿利用资源“学习”起来,同时增加园本课程的丰富性和适宜性,从而让课程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以课程审议为切入点,持续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加深课程管理力度。本学期,我们会以年级组教研为主要阵地,执行教研活动为补充提升,在探索制定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从集体备课、课程目标修订、课程内容增删、课程实施后反思、课程资源包收集等方面入手,对“课程审议”进一步规范要求、提高质量。
3.重视年级组教研的重要作用,提升年级组教研的效度。本学期将注重提高年级组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年级组围绕园部的工作重点和教科研方向确定年级组教研活动的重点和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积累好教研活动的过程资料。
4.持续进行环境优化,推进项目活动开展。在课程游戏化的整体指导思想下,对室外、室内的资源库进行整理,更有序地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资源进行深度学习;教室内环境创设以幼儿的视角进行改造,将原来的主题环境调整为各区域主题活动材料,从区域材料的不断更换、优化中体现主题实施推进的轨迹,班级主题墙环境变为班级项目学习墙,展现班本项目研究的轨迹,从幼儿的各类调查、观察表征、団讨、作品等方面凸显幼儿学习轨迹;项目实施轨迹呈现的底版可灵活取放,项目结束可以装订成册,变成获得物化成果,便于幼儿回顾分享,促使班级项目项纵深研学。
本学期继续开展“三人行”项目研究,从资源、幼儿的兴趣点中找到项目研究内容,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为目标,不断优化幼儿的学习环境,追随幼儿的活动轨迹,让项目研究真实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
(四)丰实内涵建设,助推课题研究
1.扎实做好十四五课题开题准备工作。成立课题研究核心团队、组建子课题小组,在反思、调整“十四五”课题申报书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申报要求,完成课题方案、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等资料,做好各项开题准备工作。
2.以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项目为依托,提升内涵建设。围绕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建设要求,为了有效推进,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与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系统平台江苏服务中心联合,共同研磨活动课程,邀请专家入园指导、派送教师外出学习等方式,在行动中不断彰显特色,促进园所特色内涵发展。
(五)幼、家、小三方联动,促进科学衔接
1.在贯彻落实《指南》和《纲要》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为落脚点,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主动探索与小学结对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修订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案。
2.将科学的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园本课程,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着力于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逐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通过多种方式,转变家长观念,将家长纳入到科学衔接的主阵营中。通过一起长大平台、家长讲座、线上互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宣传科学的幼小衔接方式,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积极做好入学衔接工作。
三、工作安排行事历
月份 | 周次 | 主要工作 | 备注 |
二月份 | 1周 | 1.制订教科研工作计划,落实各层级教科研活动的招投标工作。 | 教科室 |
2.教师寒假读书心得、论文、案例等收交(市学会论文评选) | 教科室 | ||
3.启动课程审议、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约课堂、微信预设等工作 | 教科室、年级组 (贯穿一学期) | ||
4.环境创设(公共区域、班级、走廊项目墙制作) | 教科室、年级组 | ||
5.“开学第一天”入园仪式、元宵节主题系列活动 | 教科室、年级组 | ||
6.年级组特色主题活动安排、策划(节气、节庆、亲子等各类特色活动或生成课程与微信推送预设相结合) | 教科室、年级组启动(实施贯穿一学期) | ||
2周 | 1.各班“三人行”班级项目活动预设;执行教研组长和月助理招标;专用室活动安排计划、户外自主游戏安排等 | 教科室、年级组启动并贯穿一学期 | |
2.园本教研:期初教科研工作计划解读、“三过关”考查项目解读 | 教科室 | ||
3.第二届“绿拇指”播种节方案策划 | 教科室、年级组 | ||
4.融合教育:专家入园指导 | 教科室 | ||
5.省优复审资料持续优化 | 教科室 | ||
6.各类计划完成并上传 | 教科室、年级组 | ||
三月份 |
3周 | 1.小伞兵成长营:成熟期相约课堂安排启动 | 教科室(贯穿一学期) |
2.园部教科研项目组(AI课程研发组、体适能项目组、领域研修组等)组建、项目组组长商议制订学期计划;月助理,执行教研组长培训 | 教科室、项目组组长、月助理、执行教研组长 | ||
3.惊蛰、学雷锋日、妇女节等主题活动实施 | 年级组 | ||
4.园本节庆:第二届“绿拇指”播种节开幕式、年级组内开启主题活动 | 教科室、年级组(贯穿一学期) | ||
5.“三人行”班级项目活动审议 | 教科室 | ||
6.家园社共育:春学期家访活动;南幼发展理事会会议;各班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 | 教科室、年级组 | ||
7.省优复审资料完成并审议 | 教科室 | ||
4周 | 1.园部教科研项目组计划完成并上传、制定班级项目活动方案 | 教科室、项目组、年级组 | |
2.园本教研:“资源·儿童·生长”系列教研活动(一)(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组织) | 教科室 | ||
3.省优复审材料装订,完成上传 | 教科室 | ||
4.行政即时调研:种植园地 | 教科室 | ||
5周 | 1.小伞兵成长营:第一二年新教师相约课堂(结合领域研修组活动) | 教科室 | |
2.家园社共育:家长会(小、中、大分两天开展) | 年级组、教科室 | ||
3.常规调研:点心环节(关注保教配合) | 教科室、年级组 | ||
6周 | 1.★园本教研:“资源·儿童·生长”系列教研活动(二)(专家讲座)(公民结对1) | 教科室 | |
2.园部教科研项目组活动1(各项目组按照计划开展) | 教科室、项目组 | ||
3.幼小衔接:参观江南实验小学 | 年级组、教科室 | ||
4.环境调研:自然角、班级区域创设(关注材料) | 教科室、年级组 | ||
四月份 | 7周 | 1.课题研究:市规划课题开题汇报及准备 | 教研室 |
2.园本节庆:全园阅读“微风行动”启动并开展相应活动 | 教科室、年级组(贯穿4月) | ||
3.走廊自主游戏环境、材料改进优化 | 年级组、教科室 | ||
8周 | 1.家园社共育:小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结合“自然·慧玩”户外亲子课堂) | 年级组、教科室 | |
2.园本教研(执行):班级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讨 | 年级组、教科室、执行招标 | ||
3.无锡市“优秀家长学校”申报 | 教科室 | ||
9周 | 1.小伞兵成长营:技能过关:观察记录撰写 | 教科室 | |
2.常规调研:晨间入园+户外大循环+操节(关注幼儿生活的全面自主,教师支持等) | 教科室、年级组 | ||
3.★课题研究:课题申报及实施培训(公民结对2) | 教科室 | ||
10周 | 1.幼小衔接:AI绘本教学观摩研讨及微讲座 | 教科室、项目组、信息部 | |
2.园本教研(执行): 幼儿生活环节的全面自主策略研讨 | 教科室、执行招标 | ||
3.园部教科研项目组活动2;班级项目活动开展跟进(其他项目组按照计划开展) | 教科室、项目组 | ||
4.环境调研:班级项目活动墙创设(关注经验的递进及呈现) | 教科室、年级组 | ||
5.家园社共育:中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结合“自然·慧玩”户外亲子课堂) | 年级组、教科室 | ||
11周 | 1.小伞兵成长营:第三年教师“三达标”考核——基于班本项目活动下的领域教学活动 | 教科室、年级组 | |
2.半日活动视导1: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结合省优复评)(公民结对3) | 年级组、教科室 | ||
3.无锡市“变废为宝”比赛准备 | 年级组、项目组、教科室 | ||
4.幼儿发展情况期中调研;教师期中考核 | 教科室、年级组 | ||
五月份 | 12周 | 1.园本教研:“资源·儿童·生长”系列教研活动(三):户外游戏现场观摩研讨 | 教科室 |
2.幼小衔接:大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结合幼小衔接主题沙龙) | 年级组、教科室 | ||
3.半日活动视导2:结合区级课程游戏化调研(公民结对4) | 教科室、年级组 | ||
13周 | 1.★半日活动视导3:结合省优复评现场(专家入园指导) | 教科室、年级组 | |
2.小伞兵成长营:技能过关:话题讲述 | 教科室 | ||
14周 | 1.园本教研(执行):基于“儿童海报”理念下班级项目活动墙创设的实例研讨 | 教科室、执行招标 | |
2.课题研究:省陈研会课题中评现场及汇报准备 | 教科室 | ||
3.园部教科研项目组活动3:关键性经验及核心经验目标梳理(其他项目组按计划开展) | 教科室、项目组 | ||
15周 | 1.园本节庆:六一节主题活动暨“小问号”科技节 | 年级组、教科室 | |
2.环境调研:班级环境全面准备 | 教科室 | ||
3.预设:省优复评现场(重点) | 教科室 | ||
六、七月份 |
16周 | 1.园本教研:班级项目活动分享(分两场开展、公民结对5) | 教研室、年级组 |
2.常规调研:午操(关注合理组织) | 年级组、教研室 | ||
3.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教职工) | 资源部、教研室、年级组 | ||
17周 | 1.小伞兵成长营:入职期教师期末汇报课、成长档案考核、区域自制玩具展示评比 | 教科室 | |
2.★园本教研(执行):圆桌派“书香致远——211读书分享” | 教科室、执行招标 | ||
3.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故事分享 | 教科室 | ||
18周 | 1.园部教科研项目组活动4:各项目组开展成果汇报 | 教科室、项目组 | |
2.幼小衔接:大班毕业典礼暨留宿活动 | 年级组、教科室 | ||
常规调研:期末幼儿发展情况调研:组内自评+园部测评;一起长大APP优秀班级评比;班级质量检测情况反馈、分析交流活动 | 教科室、年级组 | ||
19周 | 1.南幼“十佳”班主任评选 | 教科室、办公室 | |
2.学期末课程审议、园本课程资源库、课题研究资源库整理等事项 | 年级组、教科室 | ||
3.教师期末考核工作、学期总结及各类资料归档工作 | 年级组、教科室 | ||
20周 | 1.教科研常规管理规范资料归档、幼儿园年度发展性考评工作 | 园部 | |
2.暑期园本、区本培训、外出学习分享、继续教育学时录入等 | 教科室、年级组 | ||
备注 | 1. 2022年7月1日—8月31日放暑假,9月1日新学期开学。 2. 上述活动安排与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有冲突,将顺延调整;各活动具体执行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 3. ★号标记表示同时开展集团教师发展专线活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