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无锡市南湖幼儿园小班年级组工作计划
无锡市南湖幼儿园小班年级组工作计划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课程游戏化精神,以园部教科研工作要求和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细抓常规、创新项目、夯实教研,提升全组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细抓常规、提升教育质量
保教常规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怎么样将保教常规工作做好、做优,需要我们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全面、从细处入手,以点带面地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1.注重教师发展需求、提升业务水平。
尊重教师需要,根据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差异,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进行分层引导、分层激励、分层评价、分层培养。开展教师业务学习论坛,让组内老师成为业务学习的主人,轮流主持年级组教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研能力,并鼓励教师苦练技能技巧基本功。发挥我年级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年级组中形成交流分享,互动反思的良好氛围。开展集体备课,分析教材,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使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2.以“一起长大”为平台,注重幼儿学习评价。
充分利用好“一起长大”平台,关注每个幼儿的寻常时刻。从全体观察到个体观察、从全面分析到个性分析、从过程评价到终结评价,实现对每个幼儿的多元记录和评价。探索观察分析内容的多样化,如:集体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表征作品、艺术表演、语言表达等。构建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的动态化过程性评价、主题式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学期评价。
3.家园携手、幼小衔接、共促发展。
加强家长、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好日常的家园联系工作和教育教学宣传工作,引领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了解幼小衔接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不同侧重点。充分利用“一起长大”平台鼓励家长及时关注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引导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每月的“成长计划”和亲子任务,提高家长的关注率和参与率。借助家长开放日、亲子户外课堂等活动,转变家长角色,让家长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成为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分析者和评价者,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员,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二)创新项目研究、争创一班一特色
1.继续开展班级项目课程研究。
以“三人行”项目为基础,从动物、植物、自然现象、自然材料、园本课程“等方向为研究点,充分挖掘幼儿周围和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展项目生发和研究,将每个方向下形成的典型的项目课程与我们的综合活动课程融合,初步形成课程框架。鼓励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发展基础、自身特长以及家长资源等特点确定班本研究项目。在计划、实施、反思、调整、总结中积累研究案例、形成过程性研究资料,学期末分享和推广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推进幼儿园游戏环境和材料的丰富,推动游戏和课程主题的生发,促进师幼发展。
2.开展区域游戏的课程游戏化研究。
继续将幼儿游戏区域和自然角、种植园作为重点研究区域。依据《指南》对材料提供、游戏行为、儿童经验获得跟踪观察与记录,以让幼儿获得新经验为目的进行探索研究,积累课程实施经验。日常关注班级环境的渗透,关注班级区域游戏材料及幼儿活动的轨迹;关注主题墙、学习墙的呈现;关注自然角中的学习,每次环境调研后进行微型研讨。
3.融入园本特色课程。
立足“趣味足球”“中国传统绘本”的园本特色,以节庆日和幼儿生活为抓手,以儿童的视野,生发主题特色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鼓励各班将园本特色与班本特色相融合,使研究更聚焦。
(三)夯实教学研究、促进师幼发展
1.在学习中提升。
继续开展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其的精髓,在一日生活中有效贯彻《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开展共读书活动,通过个人阅读—集体研讨—亲身实践—再次集体研讨—再次实践调整这样循环螺旋式学习实践的过程,让老师在学习、实践、反思、调整中不断地获得发展和提升。
2.研导结合、优化一日活动质量。
各班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进行自查自研,发现问题和不足、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行为、提升教育质量。组内结合园部开展常规调研。本学期调研重点:点心、午餐、午睡、球操等一日生活各环节的价值分析与梳理;如何创设支持幼儿生活全面自主的环境;生活环节中教师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幼儿生活自理情况调研等。在调研中互学互研,实现生活与教育融合。
3. 教学研究、以研促教。
进一步落实“相约课堂”制度,让“相约课堂”成为教学研究、项目课程研究的主阵地。每次相约课堂结束后,组织研讨活动,记录研讨过程,形成过程性资料,提高“上课、听课、评课、研课”的活动质量,以研促教,以研完善项目课程内容、以研促进教师成长。
三、年级组工作安排行事历
月份 | 主要工作 | 周次 | 备注 |
二 月份
| 启动课程审议、集体备课、相约课堂、学期微信推送预设等 | 1周 | |
开学入园活动 | 1周 | ||
班级计划制定与优化 | 1周 | ||
招投标工作:月助理、执行教研招标 | 1周 | ||
招投标工作:节日节气等微信预设推送招标 | 1周 | ||
完善家长园地、班级环境、班级特色区创设 | 1周 | ||
年级组教研活动:户外小循环及操节改编 | 2周 | ||
班级项目计划制定 | 2周 | ||
园部教研活动:“资源.儿童.生长”户外项目活动探究 | 2周 | ||
走廊课程墙创设 | 2周 | ||
年级组教研:班级区域设置 | 3周 | ||
三月 份
| 惊蛰、学雷锋日、妇女节主题活动实施 | 3周 | |
南幼家园共育理事会 | 3周 | ||
宝贝厨房环境创设优化 | 3.4周 | ||
园本课程经典主题活动:播种节启动 | 4周 | ||
常规调研:自然角+种植园地 | 4周 | ||
小伞兵成长营:第一、二年新教师相约课堂 | 4周 | ||
园部教研活动:“资源.儿童.生长”园本教研 | 4周 | ||
年级组教研:主题二审议 | 5周 | ||
小班级部家长会 | 5周 | ||
班级项目活动复盘跟进 | 6周 | ||
常规调研:班级晨间运动+操节(保教配合) | 6.7周 | ||
四月 份 | 年级组教研:各区域材料投放 | 7周 | |
项目活动持续推进 | 7周 | ||
区域自制玩具制作 | 8周 | ||
家长半日活动暨“自然.慧玩”户外亲子课堂 | 9周 | ||
常规调研:户外体适能大循环 | 9周 | ||
主题三课程审议 | 9周 | ||
小伞兵成长营:第三年过关教师 | 10周 | ||
年级组教研活动:半日活动视导活动方案研讨 | 10周 | ||
“微风”阅读行动 | 10周 | ||
五月份
| 幼儿发展期中调研、教师期中考核 | 11周 | |
执行教研活动:家园共育 | 11周 | ||
年级组教研活动:角色游戏 | 11周 | ||
省优复评半日活动视导(区级课程游戏化调研) | 12.13周 | ||
园本教研:“资源.儿童.生长”系列教研活动 | 12周 | ||
班级项目活动推进 | 12周 | ||
年级组教研活动:六一特色活动实施研讨 | 13周 | ||
主题四课程审议 | 13周 | ||
六一特色活动准备、采购、布置 | 14周 | ||
环境调研:项目学习墙 | 14周 | ||
节庆活动:“六一”主题活动暨“小问号”科技节 | 15周 | ||
小伞兵成长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 16周 | ||
常规调研5:项目学习墙(关注幼儿经验、教师支持) | 16周 | ||
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故事分享 | 17周 | ||
小伞兵成长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 17周 | ||
执行教研活动:书香致远 | 17周 | ||
小伞兵成长营:入职期教师期末汇报课 | 18周 | ||
执行教研(书香致远“211”读书行动) | 18周 | ||
年级组教研活动:期末课程审议 | 18周 | ||
期末幼儿发展情况调研:组内自评+园部测评;一起长大APP优秀班级评比;班级质量检测情况反馈、分析交流 | 19周 | ||
小伞兵成长营:入职期教师期末汇报课、成长档案考核 | 19周 | ||
教师期末考核工作、学期各类总结及资料归档工作 | 19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