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学期大(二)班项目活动:玩转水稻
班级项目活动名称:玩转水稻
一、活动背景: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养料”。孩子们在5月插下的秧苗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开始抽穗了,他们对于这个变化既惊喜又好奇。
“它们站得好直啊!”“这里面是大米吗?”“这个壳子里怎么空空的?”初步的探索带来了许多发现和问题。顺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新鲜劲,我们进行价值研判,让幼儿体验田园生活,回归自然,亲身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生命的神奇与美好,我们开启一场关于水稻的探秘之旅,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保护水稻,亲身体验水稻的丰收,发现稻草的妙用,玩转稻草,在自然探究中收获成长。
二、相关经验:
1.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照顾并收获农作物。
2.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事物前后的变化。
4.能在成人帮助下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5.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知道保护植物,珍惜粮食。
6.能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表达自己的想象。
7.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8.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9.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并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语言比较生动。
10.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等。
11.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趣的事愿意与他人分享。
1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13.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三、活动实施路径:(在活动实施路径中请用不同字体颜色标出1-2个可以支持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实施要点,每一个实施要点均要写详细,不要一句话带过)
活动阶段 | 活动内容 | 组织方式 | 实施要点 |
第一阶段: 看见水稻 | 水稻量身高 | 户外自然探索 | 利用卷尺、测量环、测量棒、测量绳等多种工具测量水稻身高,并进行记录,初步掌握测量与记录的方法。 尝试使用自选工具或材料进行水稻身高测量,发现不同测量工具带来的不同测量结果。 |
稻子的画像 | 游戏活动 | 用绘画、轻泥等表现方式记录稻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形成水稻生长轨迹。 | |
稻子熟了吗 | 户外自然探索/团体讨论 | 通过阅读水稻绘本、观看水稻视频等方式了解水稻成熟的样子,自由进行户外观察探索并讨论“今天水稻成熟了吗?” | |
稻田守护者 | 团体讨论/游戏活动 | 了解、讨论保护稻田的方式,分小组绘制计划书并执行。日常在稻田进行浇水、除草等工作。 | |
第二阶段: 收获水稻 | 咔嚓咔嚓收稻子 | 集体活动 (语言) | 利用绘本《咔嚓咔嚓收稻子》进行集体语言活动,感受水稻的成长过程,获得收稻子的前期认知经验,为收稻子做准备。 |
参观稻田 | 亲子活动 | 家长带领孩子前往稻田参观,观看农民收割稻子的过程 | |
稻穗收割 | 户外自然探索 | 根据前期经验,讨论并绘制计划书,小组准备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稻穗收割。 | |
捆稻打谷 | 户外自然探索 | 体验古法收稻,在捆稻的过程中学会打结,在打谷中锻炼上肢力量,讨论探索寻找更好的办法收集油布上的谷子。 | |
谷子脱壳 | 户外自然探索 | 探索寻找谷子脱壳的办法,体验碾米的过程,根据前期经验进行筛米的工作,通过亲身劳动收获大米。 | |
稻谷进化瓶 | 游戏活动 | 利用稻米收获与加工过程中获得的米、壳等材料,分层制作稻谷进化瓶,回顾稻米丰收的过程。 | |
第三阶段: 玩转稻草 | 想和稻草玩什么 | 团体讨论 | 团体讨论并绘制“想和稻草玩什么”,选取其中可实行、有意义的部分鼓励幼儿进行游戏。 |
玩转稻草——建构游戏 | 游戏活动 | 将稻草充实进建构区,作为自选材料供幼儿进行“秋天的树林、公园”等主题搭建。 提供草垛图片供幼儿观察欣赏,尝试合作搭建草垛。 | |
玩转稻草——美术游戏 | 游戏活动 | 利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大小不一的稻草人,进行展示。 了解稻草制作的物品,尝试利用稻草进行制作。 | |
玩转稻草——体育游戏 | 游戏活动 | 和幼儿一起将稻草制作成草垛,鼓励幼儿利用稻草布置游戏场所,进行户外捉迷藏、障碍跑跳等稻草间游戏 | |
玩转稻草——其他游戏 | 游戏活动 | …… | |
|
|
|
|
延伸阶段: | 布展 |
|
|
预设网络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