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学期大(四)班项目活动:快乐的小木匠——STEAM视野下“花架”的诞生
无锡市南湖幼儿园班级项目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快乐的小木匠——STEAM视野下“花架”的诞生
年龄段: 大四班
设计者: 姚玲 王晶晶
单位名称: 无锡市南湖幼儿园
活动日期: 2023.10— 2023.12
班级项目活动名称:快乐的小木匠——
“花架”的诞生
一、活动背景:
开学初,孩子们在布置阳台植物角的时候碰到了难题——花架松松散散的,东倒西歪,像一生病的人,没有力气。而且花架小小的,不够存放小朋友们带来的植物。哦!听说今年暑假我们幼儿园添置了一个木工坊。让我们化身小鲁班,走近木工的世界,看看能不能找些有用的材料,组装一件花架吧!
二、相关经验:
1. 科学(Science):增加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材料的认识,突破花架不够用和不稳定的难题。此外,在制作花架的过程中尝试与探索、试验与发现、归纳与表征等,提升幼儿的科学发现能力:
观察:通过观察去理解锤子、木板等工具和材料如何操作。
分类:在材料或任务上分析两个或以上维度上花架的特征。
实验:可能会表达一种想法,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预测:根据经验对花架结构等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然后验证他们的预测。
得出结论:根据多次观察和实践的经验得出结论。
交流想法:对花架的制作进行口头解释或复杂表征他们的发现。
2. 技术(Technology):认识、探索锤子、钳子、锯子等工具,了解各种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习得钉钉子、锯木头、刨木花、钻孔、拼接等初级技能。本项目活动将增加幼儿对不同工具使用的技能,进而提升幼儿的建构水平,如选择适合的工具来切断木条、运用恰当的材料固定和连接木块。
3. 工程(Engineering):教师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先做规划,包括设计花架作品草图,解说其设计意图,让幼儿学会先思后行,培养其系统思考的空间思维和工程思维。提高本班小木匠团队幼儿的自我控制力、规划能力。
4. 艺术(Art):花架建构过程中可能呈现出的对称、均衡等,体现出想象力与创造力,呈现出美感,这些都是人文艺术学习元素。
绘制花架设计图;记录问题与表征,完成项目路径图;3.装饰花架:花架的整体外观造型、色彩、比例。
5..数学(Mathematics):在建构花架的项目活动中,木条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测量隔板的长度、确定物品的间隔距离等。不同木条的之间有组合关系,幼儿学会分类、排序、配对以及长度、高度、厚度、体积的测量等知识:数词和符号、点数:会有说或书写数词和符号的机会;
部分——整体关系:木板与地面或其他参照物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
形状、空间意识:描述形状、识别木板的空间关系;
测量:使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木板长度;
单位:使用标准测量的步骤进行测量;
数据分析:可能使用图表或儿童海报的方式来呈现花架的数据。
6.(2)社会文化:幼儿建构花架作品需要依据园所或周边实物。幼儿在建构花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作品的结构,还能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产生社会关注和文化认同。
三、活动实施路径:(在活动实施路径中请用不同字体颜色标出1-2个可以支持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实施要点,每一个实施要点均要写详细,不要一句话带过)
活动阶段 | 活动内容 | 组织方式 | 实施要点 |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 选择项目主题 | 团体讨论 | 讨论结合表决幼儿引发,师幼共同决定项目主题。介绍木工坊的工作时间和规则。 |
木工坊参观记 | 集体活动 团讨 | 1. 幼儿自由参观木工坊,认识熟悉木工坊操作区、装扮区、材料区等,引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2. 幼儿交流在木工坊的发现。教师介绍木工工具,并介绍如何使用。 3. 在教师指导下尝试使用木工工具。幼儿尝试使用木工工具进行基础操作:锯木板、敲钉子。 4. 4.需要时向园部申购,提供木片、未经切割的原木,钉子等基础材料。 | |
我身边的木工天地 | 亲子活动 | 鼓励幼儿家长带幼儿了解自己家中的木质家居、到附近家居馆等地采风,带幼儿认识更多不同的木工作品,丰富幼儿对木板材质,木工作品造型的经验。 | |
第二阶段: 个人创作阶段
| 简单创作 | 实践操作 个人 团讨 集体活动 | 1.师幼,共同探讨本阶段的活动主题。如简单的小桌子。 2. 幼儿浏览木工材质并最终确定想要创建的对象。 3.用泡沫板或厚纸板进行模拟制作。教师帮助裁剪纸板,使其更贴近设计对象)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5. 儿童对照设计图纸,正式用木材进行制作 。幼儿进行操作试错。 5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活动过程,倾听和询问他人。 |
综合创作 | |||
第三阶段: 小组创作阶段 | 简单创作 | 实践操作 小组活动 团讨 | 1.分组:集体讨论想和朋友一起制作的 花架,并在共同主题下确定制作内容,进行分组。 2.探索:分组浏览和设计花架作品。儿童谈论合作成果中我能制作的部分,确定各自要做的和想一起做的内容。 3.解释:儿童对照设计图纸,合作使用泡沫板或厚纸板进行模拟制作 ;师幼共同查找问题状况的替代方案 ;教师提供科学、正确 的指导 4.实践:幼儿对照设计图纸,正式用木材制作 (可以适当融入装饰元素 ;幼儿根据试错结果调整制作方案 ,为新问题情况寻找可扩展的替代方案 。以“木工故事”的形式自主记录工具使用情况,自己或同伴的操作过程。 |
小组创作 | |||
第三阶段: 展示阶段
| 回顾项目活动历程 | 集体活动 茶话会 | 1. 利用自制绘本与视频回顾活动。绘记录花架诞生记的由来,收集材料的过程,以及制作花架的步骤,注意事项,记录幼儿的奇思妙想和关键对话。视频主要记录幼儿利用各种木工技能参与建构的过程。 2. 利用课程书的环境开展回顾。 3. 重视个人经验,利用教师个人观察记录本开展回顾。 |
举办“快乐的小木匠”主题展览 | 团讨 小组实践 | 1. 计划——展览会筹备。 讨论“快乐的小木匠——花架诞生记”展览会的活动内容(分享什么?怎么展示给别人?),讨论展览会的活动人员安排。 2. 行动——展览会进行。小小讲解员讲解展板。 |
预设网络图:
第一阶段:
(每个阶段均要有此阶段的相关说明)
1.项目活动在周计划中实施情况:
(在周计划中的实施情况请用不同颜色字体标出后再截图)
2.相关活动:(相关活动要包括集体活动、团体讨论、游戏活动、户外自然探索活动等,每个阶段的相关活动不少于5个活动)
活动一:
活动指向: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二:
活动指向: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
活动指向: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3.阶段反思:
4.动态网络图:
5.资源利用
园内资源:
园外资源:
家长资源:
其他资源:
第二阶段:(以下阶段均按照第一阶段的体例进行梳理)
四、项目活动小结:(对整个项目活动开展、价值意义、幼儿发展、教师支持等方面做总体的小结,不少于1500字)
附1:环境创设:
(包括课程实施手册、在班级环境中呈现的与项目活动相关的)
附2:活动照片:
(以文件资源包形式,每个活动的照片以名字命名好,打包放在一个文件夹内)
附3:观察记录、学习故事或案例
(实施过程中撰写的观察记录、学习故事或案例附在下面,数量不少于3个)
附4:项目活动评价
幼儿作品分析(不少于3个)
幼儿作品或幼儿表征1 | 幼儿发展 | |||||
作品照片: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 作 者: | ||||||
教师支持 (基于作品内容、材料、技法、同伴合作、教师支持等进行反思和推进) | ||||||
反思 | 措施 | |||||
幼儿活动家长评价记录表(*班)
幼儿姓名 | 时间 | 地点 | 评价者 | 照 片 | |||||
领域 | 子领域 | 标准 | 表现水平 | ☆ | △ | ○ | |||
评价标准: ☆:无需提醒自己能做到 △:在成人提醒下能做到 ○:需要加油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