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各类总结>班级总结>详细内容

班级总结

2023秋学期小(五)班班级工作总结:用爱温暖 陪伴成长

来源:南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1-02 15:53:38 浏览次数: 【字体:

用爱温暖 陪伴成长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五班班级总结

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我陪伴着小5班的孩子度过了一个学期,马上,他们又长一岁。看着他们的长大,我们非常欣慰。我爱孩子,更爱这份工作。回顾这学期,我们两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既辛苦又快乐。想起开学初从家长的手中接过来的是一张张可爱稚嫩的小脸,听见的是一声声哀怜“老师,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妈妈在哪里呀?”。幼儿从不愿上学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从不会自己吃饭到大口大口自己吃;从挑食到样样蔬菜都爱吃;从不会穿衣服到学会自己穿;从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到争相在集体面前露一手……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凝集着我们的汗水,每份工作都值得去总结和反思,现就班级各方面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使孩子们高高兴兴来园。

孩子们刚入园时,哭闹、缠着家人不放是常见的现象。从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生活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要使他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愿意上幼儿园,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幼儿入园前,我们进行了家访,了解幼儿脾气、性格、爱好等。我们觉得首先要帮助幼儿适应没有父母呵护的生活环境,在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是精心呵护,百依百顺,孩子一旦离开这个环境,自然会感到孤独无助,不安全,因此,我们对孩子像母亲一样,细心、耐心地关心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也能得到母亲般地关爱,恰当地向每个孩子表示亲热:抱抱、摸摸、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尤其汐汐小朋友对上幼儿园反应很强烈,天天有哭的现象,有时甚至整天哭泣,我们两位老师都会时刻与她聊几句,耐心地陪她做游戏,还时常给她来个拥抱,并及时给她表扬。随着时间的推移,汐汐的哭闹情绪也逐渐趋于稳定。如今每天清晨,孩子都会高高兴兴地来园,主动与家长道别。孩子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富有新意的游戏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喜欢通过游戏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熟悉环境。而所谓富有新意的游戏环境,就是符合幼儿心理需要,并具有内容新鲜、构思独特、富有情趣的游戏环境,它对幼儿产生吸引力。

因此,我们利用班内的一切资源,尽可能地创设有情趣的环境,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并将娃娃家融入区域中,以角色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游戏。我们两位老师精心策划、制作,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蜗牛”为背景,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和主题环境,如:在教室区域中融入的娃娃家环境创设中,我们给了孩子充足的材料,并提供了宽敞的场地和不同的娃娃,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给娃娃喂食,打扮;在“益智区”游戏中,我们每周按主题和课程内容更新增添各种玩具:“找影子”、“找找相同的”、“动物拼图”供幼儿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在 《奇妙的图形世界》这个主题中,我们又提供了各种图形材料,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拼贴出各种小动物的形象,这一切的游戏环境,大大增强了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在“生活区”中,我们提供了“扣扣子”、“叠衣服”等游戏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在为幼儿提供新材料时,我们常与幼儿讨论:“这个东西可以怎样使用?”、“可以用这个东西做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什么?”其实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幼儿充分思维、想象的过程。幼儿在对游戏材料进行操作时,及时地添加新材料,因为添加的新材料往往会对幼儿所熟悉的游戏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新的情节。

三、建立家园沟通桥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如关系的密切性、教育的渗透性和影响的深刻性,是幼儿园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开学前的家访时就对家长提出了家园沟通的希望,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定期跟家长交流,以求得家长的协助。特别是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本学期中,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介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借助“一起长大”平台,分享幼儿的在园精彩时光,让家长能看到孩子的在园情况。通过分享在平台上分享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的方法。我们也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儿歌、故事等形式,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注意加大鼓励表扬的力度。针对幼儿的情况,我们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家园配合方法,如在培养孩子有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时,沫沫、霖霖等孩子总等着老师代劳,因此,我们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给孩子在家也有练习的机会,渐渐的孩子愿意自己动手了,穿脱衣服不再等待了;瞧!在这次的小班穿衣服比赛中,琪琪小朋友获得了第一名。这些自理能力的比赛,孩子们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小手变能干了,家长对孩子的自己能力和观念了引起了重视。在培养孩子们主动进餐、会使用小勺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利用放学时间和家长进行了交流,特别是对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讲清了培养的意义,让他们放手给孩子们自己吃饭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使用小勺,久而久之孩子们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园同步教育得到了实现。

四、加强个别教育,引导每个孩子充分发展。

由于遗传、环境影响和生活经验等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和个性特征,即使是同一个年龄班的孩子,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才能促进每个孩子在其自身基础上的充分发展,但要真正实现因人施教,我们就必须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教育。班里有不愿开口和老师讲话的孩子,嘟嘟便是其中的一个,为了他,我们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主动与其说话、游戏,并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对我们的反馈,正如家长所说的,孩子心中像明镜似的,只是没开口罢了。我们坚持如一的工作在10月中得到了回报,嘟嘟来园主动叫了声“老师早”,虽说只是短短的三个字,但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成功的希望。个别入园时哭闹的孩子,我们通过与家长沟通,注重家园合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与他们讲道理,并注重随机提醒和表扬孩子,如今孩子们都有了进步,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五、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留下美好回忆。

追随孩子的兴趣本学期我们开展了《赴一场蜜花事》班本项目活动,围绕桂花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幼儿一起寻桂花、探桂花、制作桂花美食。在看一看、采一采、摸一摸、闻一闻的过程中,感知探索桂花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和区别。在制作美食桂花冻、桂花糕等活动中,通过合作自主动手制作出美味的美食,通过桂花扇子、桂花发卡、桂花唇膏等,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用桂花和一些装饰材料进行制作,在制作中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动手能力。通过一次又一次与“桂花”的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桂花的特征,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桂花明显的特征进行简短的描述。在游戏中,不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还为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回顾这一学期,我们做出的成绩虽然不多,但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回报。孩子如同一朵花朵,只有认真浇灌,才有希望成长为美丽鲜艳的花朵。卢梭也曾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放下“长者”的架子,俯下身子平等地与孩子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诚恳地为他们解决困惑,那么,你会发现你爱护着的这些孩子真的很可爱,“长者”的感觉真的挺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