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各类总结>部门总结>详细内容

部门总结

2024春学期南湖幼儿园教科工作总结

来源:南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7-02 11:49:4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春学期南湖幼儿园教科工作总结

 

我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十四五”陈研及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全国足球特色校项目市体适能项目为抓手,市《指南园》项目建设、省优复评为契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儿童为中心,提升内涵建设,抓实常规管理、园本教研、课程建设、教师分层培养等重点工作,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推动幼儿园教科研发展、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全面发展与内涵提升为更好地助推保教质量稳步提升,现将本学期教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定理想信念,团队建设有为有效

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设计并开发基于园本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逐步形成技能性培训、技术性培训、实践性培训、反思性培训为一体的培训路线,通过层级培养、面对面指导、学科引领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1.师德师风风清气正。在集团党支部引领下,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教职工师德教育“廉洁从教终身课”,通过集中共学、自主精学等方式深度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高教职工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人人签订“师德承诺书”,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开展“三月春风暖人心 雷锋精神伴我行”“开学第一课”、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活动,组织家访“三走进”“融合志愿服务”“0-3岁公益早教”等志愿服务,锤炼师德、树立典型,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2.精准研训分层培养。强化“小伞兵成长营”精准研训分层培养机制,进一步修订《南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新芽”青年教师特训营、“新苗”种子教师研习营、“新睿”骨干教师成长营。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观察反思练兵、话题讲述、给幼儿讲故事、命题教学试讲等技能过关活动8次;组织中青年教师开展班本项目“三人行”、执行教研、反哺讲座等研训活动10余次;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领域项目研究、课题项目研究、骨干教学展示、专题讲座分享等研训活动20余次,通过合理制订发展规划、量身定制研训计划、教研条线跟踪指导、过程评价凸显绩效等,加快帮助青年教师业务达标、骨干教师向上拔节、中老年教师突破发展瓶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本学期,新增区新秀2名,周梦霞获区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惠钰婷获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马寻、肖晓两位教师融合教育案例在无锡市融合教研研讨会分享交流,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多篇获市区级一二等奖,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出积极进取、奋力向上的良好态势。

3.干部队伍锐意进取。一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多岗位锻炼,基于园所教师现状,设立“执行园长”“中层轮值”“见习督学”等岗位,通过“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三步走,开辟管理干部成长“快车道”,让各岗位管理干部锻造“宽肩膀”,练就真本领。5月份在园长外出学习期间,“执行园长”全面管理幼儿园,成功开展区领导儿童节入园慰问活动,受到参观领导、同行好评。另一方面加强青年干部人员储备,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将阶段性重点任务交给青年干部负责,赋予青年干部更多决策权及执行权,在具体实践中让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研修组长等成长为具有领导力的后备中层力量,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乐意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干部队伍。

二、坚守儿童立场,资源赋能有行有恒

1.完善园本课程体系。继续凝练园本课程理念、优化框架结构,邀请江苏教育主编姚卫伟、特级教师祝晓燕等专家入园指导,修订完善《无锡市南湖幼儿园“自然慧玩”园本课程实施方案》,提升园本课程的适宜性和科学性。持续拓展课程内容,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及抓住偶发事件的教育契机,师生共同生发具有“在地感”的班级项目活动,并在学期末进行交流分享,形成“你好小鸡”“漫话西游”等多个优秀班级项目。加强课程“三级”审议,通过集中审议和阶段性审议,持续优化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路径。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多样化“一对一倾听”及幼儿作品解读等,探索保教同步“循证生长”课程评价模式。运用常规调研、主题联合调研、幼儿期末发展调研、家长开放活动评价等方式,科学评价幼儿发展水平,促进保育教育工作的改进与质量提升。

2.优化课程实施路径。组建“课程核心团队”,聚焦园本课程主题建设,选择优质的班级项目深入实施,逐步丰富园本课程内容,遴选出优秀班级项目活动指导手册6个及班级项目活动日历4个,为教师后续实施课程内容,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基于儿童立场开发、改造、重组和利用园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持续完善课程资源地图,丰富园本课程资源梳理表。建立每月“自下而上”问题反馈机制,坚持“333调研”制度,依托保教质量常规调研、自然角创设、班级环境创设、班级项目分享交流等活动,助力课程实施问题的有效解决。增强教师和保教人员的课程评价意识,教研与后勤条线紧密联系,组织午餐、午睡、入园签到等保教联合调研活动,实行多部门反思研讨、改进优化、回头看等闭环管理,完善“循证˙生长”课程自评机制。

3.开展沉浸式“三级”教研。围绕班级、年级组真实场景及实际问题,制定个性化班、组、园级教研计划。通过日常保教常规调研、相约课堂、一课三研、半日活动视导等多形式的园级调研督查,优化一日活动流程和园本课程内容。聚焦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中班幼儿社会人际交往、大班入学准备等内容,组织教师、保育员、管理人员,开展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资源.课程.生长”系列化、沉浸式园本主题研训活动。围绕“有效师幼互动”“幼儿核心经验生长”“幼小衔接”“小班户外自主娃娃家”等重点,开展体验式、对话式、沙龙式等沉浸式主题研训,激发保教人员专业潜能,唤醒专业自觉,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痛点,整体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三、坚持深耕细研,绘好教育科研“轨道”

1.省优复审高质完成。根据省优复审要求完成自评综述和各类佐证台账资料,根据省优质复评最新文件要求,查漏补缺,优化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方案及质量检测,强化各类常规管理,抓实常规工作的“三个一”调研,即教科室每周一次、年级组和教科室每月一次、集团每学期一次。开展中班年级组半日活动视导,进一步加强“半日活动视导”的质量要求,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现场,关注幼儿需求和学习方式等。调整、创设丰富多样的专用室活动,根据幼儿兴趣与发展需要,重新规划建设创意吧、木工坊、科探长廊等专用室,丰富游戏材料,预设专用室活动内容,细化专用室日常使用、管理及考核,提升专用室使用率及提供教育效能,以优质的保教活动迎接省优复评现场验收。

2.省市课题深研细究。依托省陈研会《促进关键经验生长的户外项目活动研究》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基于中国原创绘本的概念性游戏世界开发研究》两项课题研究,深度开展“一班一项目”及启动“一念一世界”的课程探索。学期初邀请南师大陶莹教授入园开展“概念性游戏世界实施路径”讲座及活动现场指导,全面提升课题组成员及教师的课题理论和实施水平。本学期顺利通过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的开题工作,梳理课题研究中国原创绘本资源,接下来将重点培育教科研骨干,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物化教育科研成果,暑期将全面完成省陈研会课题中期评估准备。

3.园本项目落地生根。依托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无锡市《指南》实验园、无锡市少儿体适能传统特色项目,进一步健全管理网络、职责分工,组建项目研究核心组,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的计划、审议、调研、教研、培训等机制,有效推进项目落实。在实施中,坚持研究围绕项目转,项目围绕课程转,扎实抓好课程组、备课组、项目组协同研究,在项目活动中充分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如学期幼儿获无锡市足球嘉年华团体一等奖,单项第四名;获无锡市垃圾分类童谣传唱三等奖;参加无锡市“最美乡”比赛进入决赛。幼儿体适能“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在国家级“学习强国”及中国日报网发布报道;接待广州番禺区、贵州省独山县园长、骨干培训班100余人参观及跟岗学习交流。

4.融合教育爱满天下。我们秉承“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的融合教育理念,南湖幼儿园在环境改造、教育教学、专家指导等方面给与特需儿童及家长更多的支持与关照。根据融合对象的特点及家长指导需求,制定融合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家园社协同共育联动、教师融合教育故事分享等活动。一是,环境支持,常态化环境的特殊用意;二是,生活支持,一日生活的特殊关照;三是,课程支持,随班就读中的个别训练;四是,专家支持,医教康“三位一体”的入园指导,本学期专家入园指导5次,深入班级进行观察诊断,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四是,鼓励教师积累班级融合教育典型案例,及时总结反思,提升教师融合教育专业素养,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生命影响生命,让教育更加公平和美好。本学期,两位青年教师在市级融合教育研讨会上分享交流融合教育成功经验,收到专家及同行高度好评。

四、坚信互助共育,保教质量优质优品

1.织密协同育人网络。创新拓展家园合作模式,建立协同共育机制。采用家园线上线下联动新形式,通过活动菜单和家长预约参与的方式,拓展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不同渠道;小中大依据幼儿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制定每月一次多样化的“自然慧玩”家园共育活动。本学期,有序组织开放家长半日活动、体验式家长会、亲子户外课堂等亲子活动10余次,公众号发布“亲子成长营”家庭游戏及“微风”伴你阅读10余篇,指导家长开展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提升家园沟通及合作力度。学期初召开园务委员会,邀请社区、学校等周边兄弟单位共同商讨联动活动;积极支持社区党建联盟、垃圾分类等宣传推广活动,传播正能量,辐射周边社区,打造南幼家园社共育品牌,增强协同育人合力及影响力。

2.共绘幼小衔接图景。积极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与江南实小深度衔接,加强儿童、教师、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与交流。以“融合”“互通”“协同”为原则,形成家、园、校、社“幼小衔接”协同发展共同体。一是共绘了“衔”与“接”的愿景图,明确衔接发展目标,初步建构园校衔接共建机制;二是提升“衔”与“接”的内聚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共读衔接书籍,观摩教学、主题沙龙、家长座谈、专家讲座等研修活动;三是共建“衔”与“接”的课程链,以教学为抓手,组织幼小AI绘本阅读联合教研活动,共同围绕借助信息化设备有效开展语言活动,提升活动效率,初步建设衔接课程,探索园本化、校本化的衔接课程有效路径。本学期,组织幼儿参观小学、邀请小学校长及老师观摩我园幼儿游戏活动等联动活动4次,加强园校的联系,为幼儿入学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公民结对力度。加强与维德融科幼儿园公民结对共建力度,建立互融、互助、互通、共长长效机制,提供专业引领、资源共享、调研督查等指导与服务。在维德融科幼儿园区级综合督导期间,多次入园对其环境创设、游戏材料、一日活动组织、报告撰写及督导台账等方面给予细致的指导。同时共享优质资源,邀请结对园参与南湖幼儿园专家培训、半日活动视导等互动研讨,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幼儿活动等方面取长补短,互研共进。本学期,组织多样化公民结对共建活动4次,形成学习发展共同体、协同发展。

4.凝聚集团专线力量。进一步优化集团“大教研”制度,依托“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保健后勤、党群外联、信息资源外宣”五大集团研评专线,由专线负责人收集保育教育中发展的难点与痛点,通过每月1次集团工作例会、各专线每学期1-2次高质量开展研、思、学、评等集团大教研活动,如:本学期,围绕青年教师基本功,开展命题讲述及讲故事技能,提升集团教师即兴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后勤保育专线通过案例分享,交流在日常保健中的优秀管理经验;课程专线结合贵州独山县第四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半日活动视导及现场及时教研等,集团专线活动集思广益,共研共进,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整体提升。

 

六、积极反思循证,明确高品质发展方向

1.梳理凝练园所文化。组织教研条线等筹备组成员对幼儿园周边资源进行摸排,梳理幼儿园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特色文化、周边环境等资源地图。邀请专家团队入园实地考察,参与我园办园理念的论证及凝练,梳理办园理念、育人目标、课程理念等文化内涵,初步系统的办园理念制定新园三年发展规划,做好办园愿景、发展路径、特色创建等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多方论证,力争园所发展最优化。

2.完善新园园区环境。根据“链接美好 童创未来”园所理念,完善并优化园所户外、大厅、公共区等园所环境。因地制宜的对户外场地和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创设集儿童化、教育化、美化和绿化于一体的教育空间。结合园本“玩创课程”和幼儿发展需求,预留“智慧科探馆”“创意美工坊”“AI绘本馆”等个性化发展空间,丰富教育教学功能。全面完成小、中、大各班级环境创设,注重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做好游戏区及迎新环境创设,保障高质量、高品质开园。

 

2024年6月30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