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各类总结>部门总结>详细内容

部门总结

2025年春学期南湖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

来源:南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6-30 15:39:24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春学期南湖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总结

 

我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十四五”陈研及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全国足球特色校项目市体适能项目为抓手,市《指南园》项目建设、省优复评为契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儿童为中心,提升内涵建设,抓实常规管理、园本教研、课程建设、教师分层培养等重点工作,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推动幼儿园教科研发展、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全面发展与内涵提升为更好地助推保教质量稳步提升,现将本学年教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爱为行动源泉,坚守职业理想信念

1.爱心润德,筑牢师德之基

我园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点滴。本学期,通过组织教职工观看幼儿教育领域的师德楷模纪录片、分享身边感人幼教故事,让“廉洁从教终身课”生动起来;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依托,开展“爱心三月,守护童真”“开学第一课”;用爱开启新学期“寻找身边的幼教天使”“百名教师家访”“暖心融合志愿服务”;以多样化学习,带领全体教工领悟《学前教育法》文件精神等,在实践中锤炼师德,营造充满爱与温暖的育人环境,让每一位教工都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守护天使。

2.精准研训,赋能专业成长

深度优化了《南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扎实落实“小伞兵成长营”分层培养、精准帮扶研训。“新芽”青年教师特训营聚焦幼儿观察技巧进阶、音乐教育教学技能考核等;“新苗”种子教师研习营着重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创建班级课程园地,优化课程环境;“新睿”骨干教师成长营实施课题研究先行与项目组团队带教,组织项目研究团队之间调研与互评,开展“执行教研”分享前沿幼教理念与实践。本学期,教师专业书籍阅读人均3本;青年教师专业研训活动约8次,教师人均开放“相约课程”等展示活动1-2次;骨干教师深度参与课题班级项目研究8个;经验分享及反哺讲座共7场;接待园外同行,区级及以上交流展示教学与游戏现场5场等。通过系统规划、扎实研训、个性化支持等举措,全程跟踪指导与动态绩效评估,助力每位教师找准发力点,突破瓶颈、快速成长。

3.实战锤炼,锻造管理先锋

基于园所教师结构特点,创设了“执行园长小助理”“见习督学宝贝团”“中层助理帮帮队”“跟岗特助成长营”等岗位,激活“信息化幼教探索组”“活力体适能趣玩组”“多元领域研修社”“创意课程研发坊”等“N+”研修团队力量,为课程创新注入活力。精准帮扶,用“师徒结对、重任担当、舞台搭建”三步走策略,开辟青年干部成长“高速路”。如:组织全体教师《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理论考核,教师AI数字化、贝板教学培训等,全面提升理论和信息技术素养;让青年干部负责组织“绿拇指”播种节、“小问号”科探节、大班毕业典礼等园本节庆活动的策划、准备与组织等。本学期,新增市学带、区新秀各1名;各类园级、年级等大型活动、联合教研及项目组教研活动约20余次,两名教师获省级人工智能活动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奖;1名教师获区人工智能创客优秀指导老师奖;两名教师获区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人工智能优质教学活动比赛中均荣获二等奖。幼儿园给与每位教师锻炼与成长的机会,在实战中练就管理真本领,打造一支懂幼儿、爱幼教、敢创新的卓越管理队伍。

二、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

1.理念领航,完善“慧探”课程。我们秉持“在自然中释放天性、在生活中自主体验、在探索中智慧生长”的课程理念,以培育“五爱五慧”的快乐小树苗为目标精心雕琢园本课程。再次修订了园本课程实施方案3.0版,完善园本课程评价体系,让课程更具园本化和科学性;本学期,创设晨间入园“合唱小屋”、深度改造户外种植园及玩石头区,让课程环境和资源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本学期,依据园所资源特色,开展“绿拇指”播种节、“小问号”科探节、“微风读书行动”“幼小衔接”、节日节气等园本主题活动约15个,丰富了幼儿成长经历;基于幼儿兴趣与需要,生成班本化课程22个,形成班级项目绘本;根据幼儿年龄段特点,汇编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晨间入园签到手册三册;积累优秀班本化课程案例22个,教师撰写论文案例获省市区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共34个等。我园从追随幼儿的兴趣,深挖资源,全力探索课程建构路径,为“慧探”园本课程添砖加瓦。

2.深耕细研,优化实施路径。我园充分发挥“课程核心团队”的引领作用,共同审议、优化园本课程内容,将优秀教学案例整理成册、自制教具入库,初步搭建幼儿园专用室课程框架,如木工坊课程指引幼儿从尝试使用工具到按图制作。聚焦班级项目研究,以幼儿的眼光去发现、改造、重组校内外资源,绘制动态课程资源地图;依托保教质量常规调研、创意教玩具大赛、班级项目分享会、课堂观摩研讨、青年教师活力啦啦操练兵等活动,打磨教师日常教学技巧;建立每月“自下而上”问题反馈渠道,坚持“333调研”制度,为课程实施中的难题精准“把脉问诊”;实行保教联合调研、多部门反思研讨、改进优化“回头看”等闭环管理模式,本学期,我园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常规保教联合调研,形成闭环管理,提升日常保教质量。如:自主进餐、户外大循环运动保教联合调研、小班户外娃娃家、中班52号大街跨级部调研等8次,让“慧探”课程自评机制成为课程提升的“助推器”。

3.沉浸研磨,激发专业潜能。聚焦班级、年级组的真实教学场景与幼儿成长难题,量身定制个性化班、组、园级教研计划。通过常规调研、趣味相约课堂、一课多研、半日活动视导等形式多样的园级督查,优化园本课程内容与实施策略。邀请“一起研”上海专家团队、市教科院副园长李俐等专家入园指导,开放市级“一起研”及集团课程专线,受到观摩专家及同行高度好评。经开区“贾静名师工作室”联合滨湖区“张皎红”工作室开展有关AI赋能教学现场教研,为区域各园园本教研提供优秀样本。本学期,组织教师、保育员、管理人员,开展以解决幼儿成长问题为导向的系列化、沉浸式马赛克观察法下的“循证 生长”园本主题研训活动8次;教师“211”读书分享活动4次;各年级组围绕各年龄段特点的级部教研活动约10次,这些主题聚焦式的研训活动,大大激发保教人员专业潜能,唤醒教育自觉,攻克课程实施中的难点痛点,确保保育与教育同频共振,助力幼儿茁壮成长。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创新发展新途。

1.深度挖掘,攻坚省市课题。持续深耕市《指南》实验园项目研究,依托省陈研会《促进关键经验生长的户外项目活动研究》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中国原创绘本的概念性游戏世界开发研究》两项课题,开启“一班一项目”“一念一世界”的深度探索之旅。本学期,完善“班级项目研究”活动质量评价策略、《支持幼儿在项目活动中深度学习的教师自我检核指引》;创生幼儿感兴趣的班级项目课程14个,概念性游戏世界班本项目8个,动态优化园本课程;邀请南师大陶莹教授入园观摩游戏活动及课题研究阶段性指导,《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郑和下西洋》等案例受到专家高度好评,并肯定了课题研究的路径和方法。课题核心组成员精心梳理班级项目活动精彩案例,丰富课题研究资源库、案例集、项目指导手册等成果宝藏,为省陈研课题结题及市规划课题的深度研究做好充足准备。

2.特色扎根,点亮多“源”之光。秉持“像树一样生长”理念,借助全国足球特色、体育传统项目根基,搭建“慧探”体适能健康运动管理网络,明晰任务标准,完善制度流程。本学期,开展“晨间体适能”保教联合调研,优化幼儿晨间锻炼模式,发现保教工作提质点,完善一日生活管理;组织多名教师参加健康运动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组织幼儿参加无锡市第六届幼儿足球嘉年华荣获团体三等奖。同时,我园利用园内丰富资源打造“科探长廊”,组建专业科探团队设计实施如“光影魔法”“声音奥秘”等课程,开展“小小科学家”等活动,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举办“运动&科探节”,集趣味竞赛、成果展示、亲子互动于一体,家园社携手,让幼儿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于探索中启迪智慧,培养勇敢自信、爱挑战、善思考等品质,使特色融合成为园所发展新引擎。

3.爱心护航,创建融合中心。南幼秉承“让每一片叶子自由舒展、自在生长”的融合教育理念,初步构建“森林˙时光”融合生长课程。与无锡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无锡市惠爱实验学校签订“医康教”融合服务项目合作协议,从环境、教学、专家指导等多方面为特需儿童及家长撑起温暖的“保护伞”。本学期,创建了融合教育感统区及融合资源中心等环境;根据融合对象的特点及家长需求,定制个性化融合教育工作计划;邀请融合专家入园观摩半日活动及专业指导5次;开展家园社协同共育暖心联动5次,组织融合教育主题培训、融合教育好书推荐、融合教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努力让每个幼儿都能被发现、被理解、被欣赏、被赋能,实现个性化的茁壮成长。

四、以共建为愿景,协同发展和谐共生

1.家校携手,编织共育锦缎。我园创新拓展家园社合作模式,建立亲密协同共育机制。开展园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商讨园内重点工作,深挖园外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联动活动。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五老育人价值;采用家园线上线下联动新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菜单和家长预约参与方式,拓宽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渠道;依据幼儿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制定每月一次丰富多彩的“自然.慧探”户外亲子课程等家园共育活动共12次;有序组织开放家长半日活动、“体验式”家长会、等,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助教,本学期共50余次;联合社区开展多样化阅读分享、自然探秘之旅、学雷锋、垃圾分类小卫士等宣传推广活动,打造南幼家园社共育品牌,加强协同育人合力,为幼儿成长汇聚各方力量。

2.幼小联动,铺就衔接坦途。我园与江南实小积极落实《幼小衔接指导意见》,携手加强儿童、教师、课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深度研究与交流。采用共读衔接书籍,观摩教学、游戏现场,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邀请江南实小校长、老师开设有关入学准备的专题讲座;以“音乐”教学为衔接课程的切入点,尝试共建“衔”与“接”的课程链,探索“幼小衔接”新路径。本学期,开展幼小联合教研等衔接活动5次,落实入学前的“四方面准备”,帮助幼儿建立对上小学的美好期待和充分准备,最大限度发挥“三位一体”育人合力。

3.加大公民结对力度。加强与维德融科幼儿园公民结对共建力度,建立互融、互助、互通、共长长效机制,提供专业引领、资源共享、调研督查等指导与服务。在维德融科幼儿园区级综合督导期间,多次入园对其环境创设、游戏材料、一日活动组织、报告撰写及督导台账等方面给予细致的指导。同时共享优质资源,邀请结对园参与南湖幼儿园专家培训、半日活动视导等互动研讨,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幼儿活动、健康食堂、园本课程建设等方面取长补短,互研共进。本学年,组织多样化公民结对共建活动4次,建立学习发展共同体,持续推动公民办园的协同发展。

4.凝聚集团专线力量。进一步优化集团“大教研”制度,依托“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保健后勤、党群外联、信息资源外宣”五大集团研评专线,由专线负责人收集保育教育中发展的难点与痛点,通过每月1次集团工作例会、各专线每学期1-2次高质量开展研、思、学、评等集团大教研活动。本学期,组织集团教师开展《幼儿园歌唱教学游戏化策略》讲座;围绕青年教师基本功,围绕教师音乐教学技能提升,开展“‘音’你精彩 ‘乐’享成长青年教师音乐技能展评”,提升集团教师音乐素养;开放半日活动及园本教研,与集团教师共同观察、研讨,评估日常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方式与方法,以课程实践为抓手,以专业为能源,推动集团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

五、积极反思循证,瞄准高品质发展靶心

1.完善园本课程体系。根据“像树一样生长”的办园理念,进一步完善“慧探”园本课程实施方案,初步构建融合教育课程,以“儿童友好”的理念,优化园所户外、大厅、公共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等课程空间。依托省陈研、市规划课题的深入研究,探索园本课程的开发路径,丰富园本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高质量通过省陈研课题结题,做好市《指南实验园》结项准备,开展市规划课题4D项目开发模型及策略深度研究,全面构建“慧探”园本课程科学体系。(关注幼儿民族大团结活动)

2.无锡市融合教育示范校创建。环境基础比较成熟,长期与无锡特校、儿童医院合作,形成联盟体,教师融合教育积极学习、培训,做好了创建的准备。

3.培育“四有”教师团队。秉持“像树一样生长”的办园理念,依托“慧探”园本课程的建设过程,制定本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完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问题为导向,以“询证”为依据,发现、针对、反思、调整保教工作中改进的地方,增强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意识,提升教师反思改进工作的能力,培养专业自觉与自信,整体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努力申报无锡市“四有”好教师内涵建设项目,以项目研究为动力,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30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