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安静读书的习惯
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孩子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等等,那么如何能让天性好动的孩子坐下来专心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
您可以告诉孩子,书就像一个魔法师,里面充满无数离奇的童话和科幻故事;可以看到几千年前人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也可以看到未来世界要发生的变化。在您的描绘中,让孩子对阅读充满期待和憧憬,更会加对书充满好奇。
二、选择好书
3岁左右的幼儿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画面色彩鲜艳清晰、活泼有趣、背景简单、形象大且单一的单幅图画书(例如:食品、玩具、衣服等)。每页上的文字以一句话概括或是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为宜。
4岁左右的幼儿侧重于认识类、社会类的阅读材料,仍以单幅图画书为主要内容,但背景画面要更为复杂些(例如:动植物、季节变化等),故事角色较多,情节比较复杂。但文字所占比例不宜过大,一般每页画面中2—3句话为宜。
5—6岁幼儿可根据所认识的汉字,结合图片进行理解,文字在阅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虽然幼儿无法认识其中的每个汉字,但80%以上的汉字识别使他们能够基本上正确理解故事大意,并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除此之外,5—6岁幼儿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并能就不懂的内容进行提问。
为孩子选择图书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请孩子和您一起到书店去选书,他爱不释手,不停翻阅的书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好书!
三、定好时间
有了兴趣,有了适合的书,接着就要和孩子商量什么时间看书。您可以把阅读时间定在每天早晨起床之后,也可以是每天洗漱完上床之前,也可以是晚饭之后。但无论定在什么时间,有一些原则要注意:
1、定读书时间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商量,了解孩子最想在什么时间看书,尊重孩子的意愿。
2、定了时间还要定每天看书多长时间,而且要天天坚持,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3、尽量和孩子一起读书。
四、找好方法
如果孩子拿起一本书翻了几下又放下,频繁换书,那么不要责怪孩子没有坚持,因为孩子还不会看书,他领会不到书中的奥秘,只看到一些文字或是图画,还不能产生联想,进而不能明白故事的完整意思,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您习惯每天拿着书给孩子讲故事的话,那么不如请您教会孩子自己独立阅读。
1、让孩子了解书的结构、封面、目标、正文、封底等,渐渐学会从封面看书的名字,猜测书里的大概内容,从目录找自己想看的内容。
2、教给孩子一些阅读方法。翻书的方法——从封面开始,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
看每一页的方法——从中心向周围扩散,从主要角色到背景内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看完要想象和猜测—下这一页讲了什么。
3、领着孩子看书。带着孩子浏览封面,打开目录,观察画面,家长提出问题,请孩子观察、思考,讲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孩子的观察和讲解,并提示孩子还应该观察什么。小班幼儿要注意,家长要多讲,但要注意适时地提问。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孩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后,会慢慢喜欢上自己看书,而且看书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并且能够边看边讲。
4、注意提问。家长应在故事进行到十分关键的时候,提出问题,请孩子猜测下面的内容,激发幼儿继续看下去的愿望和想象力。
5、学会使用书签。一本书一次可能看不完,那么要学会使用书签,下次接着看。在第二天的阅读时间来到时,如果宝宝不想看书,想玩别的,那您可以把昨天看的内容精彩的部分重新提示一下,并告诉孩子接下来的故事内容会更精彩。
6、一本书可以反复看。孩子对一本书的理解在每一次看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
7、一次给孩子的书不宜过多。
8、创造读书的安静气氛。家长最好能够抽些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陪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营造爱读书的良好家庭气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