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各类总结>班级项目总结>详细内容

班级项目总结

2023秋学期大(二)班班级项目:玩转水稻

来源:南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1-04 12:51:22 浏览次数: 【字体:

玩转水稻

孩子们在五月份插下的秧苗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开始抽穗了,他们对于这个变化既惊喜又好奇,并在观察中提出了自己的发现与疑问:

“它们站得好直啊!”

“这里面是大米吗?”

“这个壳子里怎么空空的?”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基于珍视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理念,我们进行价值研判,并决定以“水稻”为资源点,顺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新鲜劲,开启一场关于水稻的探秘之旅,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保护水稻,亲身体验水稻的丰收,发现稻草的妙用,在自然中收获成长。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水稻自身特点,我们分为“初见水稻”、“收获水稻”、“玩转稻草”三个阶段,预设有意义的可能开展的活动。

在水稻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引入了之前未使用过的测量工具:卷尺。孩子们在区域中自主探索卷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针对他们提出的“为什么长度一样,我们看到的数字不一样?”的问题,教师在活动回顾环节引导幼儿重新观察卷尺这一工具并进行讨论。通过发现卷尺两面数字中间距离的不同,孩子们初步感知发现测量单位的秘密,知道当长度相同时,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单位进行测量,会带来不同的数字结果。除此之外,基于中班测量油菜花的经验,他们还利用卷尺、测量环、测量棒、测量绳等多种工具测量水稻身高,并进行记录,测量与记录的方法比从前更为专业与熟练了。

在观察中,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剥一颗谷子,看看里面有米了没。这样的剥一剥看一看,带来了许多发现。随即他们产生了新的问题“水稻为什么会这样?”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大胆猜想原因。“可能是虫子吃掉了”“可能是没晒到太阳”“可能田里的草长出来了,把营养都吸走了,要赶紧除草。”那我们可以怎么保护水稻呢?孩子们将讨论出的计划绘制下来,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积极行动起来。请阿姨帮忙买肥料施肥,值日生进行除草,浇水……我们还在专家指导下,了解到了自来水与沉淀水的不同,大家为水稻储存沉淀水,以后每一次都用沉淀水给水稻浇水,这样水稻就能吸收更多的营养了。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知道保护植物,珍惜粮食。在初见水稻的阶段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记录水稻的生长。他们通过测量、观察稻穗等方式,发现水稻的生长变化,能基于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并积极实践。在此和过程中体会到水稻种植的不易,萌发了爱护植物、主动照顾植物的意识,也掌握了一些水稻种植的基本方法。

十月中下旬的一天,孩子们在稻田里发现了新抽出的绿绿的穗,并且他们终于在稻谷里剥到米啦!“是不是可以收稻了?”“收稻需要什么工具?”我们进行了讨论与记录并分小组开始了第一次行动。

幼儿将他们第一次收稻时的体验通过绘画、录音等方式记录下来和同伴分享。收割稻子的幼儿还有在稻子颜色、收割方法、稻田前后变化等方面的发现。

在他们的发现和疑问中,教师提炼出了以下两个具有深入探究价值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再次的讨论与实践探究。我们将幼儿想出的脱粒、脱壳的方法通过照相的方式记录下来,制作成展板,作为环境支架提供在户外场域,并鼓励他们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利用这些方式进行尝试,检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回顾环节,我们一起针对幼儿的发现进行分享讨论,总结出《脱粒宝典》进行经验共享。

一段时间后,水稻成熟的更多啦,孩子们尽情享受水稻收获的喜悦,有的孩子使用宝典方法进行脱粒,有的孩子则开始研究脱壳。放到石臼里捣一捣,小榔头敲一敲,用手剥一剥,用竹扁筛一筛,大家一起合作,探索寻找谷子脱壳的办法,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验,收获到了来之不易的大米。终于,又一份珍贵的稻谷脱壳秘籍出现了。

在收获水稻阶段,教师提供不同的工具供幼儿选择使用进行探究,提供记录表、互动倾听板等工具,让幼儿记录自己的尝试发现,观察记录幼儿发现,引导其讨论发现的问题,总结梳理幼儿的发现与方法,形成活动轨迹和环境支架。幼儿在收获水稻的同时进行深入学习,不断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合作、坚持、不畏困难等品质在同步发展。

剩下来稻秆还有用吗?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小朋友进行团体讨论,了解稻草制作的物品,尝试利用稻草进行制作,开展稻草变变变游戏。多种工具和稻草等材料做个小小的稻草人,稻草团一团压扁了好像个鞋垫子,用硬的杆杆和扭扭棒小花一起可以做漂亮的手环。在稻草创作区,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和稻草结合,制作花篮、编草垫、做花环,同时这些作品在装饰之余,还变成了大树的衣服、小兔的新家。

稻草根可不可以也变个身呢?草根娃娃和草根画笔出现在了孩子们手中。

在玩转稻草阶段,教师引导幼儿调查生活中稻草的作用并组织讨论。提供稻草制物图、稻草编织步骤图等,形成环境支架,并提供不同种类的低结构材料,供幼儿进行选择使用,激发他们的创想兴趣。一对一倾听幼儿的创作体验与需求,及时补充他们所需要的材料。幼儿在活动中深入感知稻草不同部位的特征,将稻草进行分类,并利用其特性进行创作,他们的观察、分类、手部精细动作、欣赏、想象、创作等能力得到发展。

在种植活动中,儿童常常非常关心播种、发芽、长高、开花、结果、收获这些与种植有关的问题,有着他们的朴素理论。在本班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幼儿全程参与了制造水田、插秧、照顾水稻生长、进行水稻收获等工作。教师倾听幼儿的各种想法,支持、回应幼儿,给予幼儿做决定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水稻田与种植活动的主人。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稻子这一资源,支持幼儿进行深入学习,在亲身体验与不断实践中感知水稻的植物特点,感受种植的不易,更体验自然与科学的奇妙。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