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各类总结>班级项目总结>详细内容

班级项目总结

2023秋学期小(四)班班级项目:火龙果奇遇记项目总结

来源:南湖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1-05 16:20:15 浏览次数: 【字体:

无锡市南湖幼儿园班级项目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             火龙果奇遇-“小芝麻”成长记                               

年龄段:                小四班                          

设计者:                肖晓 汪淑慧                              

单位名称:              无锡市南湖幼儿园                             

活动日期:              2023.10-2023.11                            

 

一、活动背景:

下午点心后,孩子们开始品尝火龙果,言言很快吃完一块,一抬头对着歆歆说:“哈哈哈,你的嘴角有黑点点,像小芝麻,真好玩!”歆歆用手摸了下脸,说:“这是火龙果的籽,不过,知道呢好像小芝麻呀!”周围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他们拿起火龙果开始研究,无数的问题接踵而来……

因此,我们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火龙果出发,带领孩子们拓展经验,激发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提升探究能力。

二、相关经验:

关于火龙果,孩子们知道:

火龙果是切开吃的

火龙果有白色的,有红色的,还有黄色的

火龙果的籽是黑黑的

火龙果可以榨汁吃,很甜

关于火龙果,孩子们还想知道:

为什么火龙果籽有这么多?

火龙果的籽是要一个个挑出来吗?

火龙果的籽为什么这么小?

火龙果是长在地底下的吗?

火龙果是不是长在火龙果树上的?

怎么样可以拿出火龙果里的“小芝麻”?

火龙果里的“小芝麻”可以种出火龙果吗?

三、活动实施路径:

活动阶段

活动内容

组织方式

实施要点

第一阶段:

 

火龙果的“头脑风暴”

团体讨论

拓展幼儿经验,激发好奇心

火龙果的问卷调查

亲子互动

增加亲子互动,了解火龙果的组成,同时,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美味火龙果

集体活动

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让每一个幼儿能都进行探索,丰富经验

你会挖果肉吗?

游戏活动

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挖果肉,观察果肉分离后的样子

工具来帮忙

游戏活动

幼儿探索不同工具帮助分离果肉

第二阶段:

火龙果的创想

游戏活动

根据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通过不同艺术形式来创作火龙果的作品

火龙果里的“小芝麻”

集体活动

帮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火龙果的外形、果肉、种子等构造。

“小芝麻”浮起来

游戏活动

鼓励幼儿尝试用手来取出火龙果种子。

种子洗澡

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用科学探索的方式取去观察火龙果种子

晒种子

游戏活动

进一步分离果肉和种子,并进行晒种子活动。

第三阶段:

“小芝麻”会发芽吗?

团体讨论

大胆交流并尝试让火龙果的种子发芽的方法。


给“小芝麻”造房子

游戏活动

探索如何给火龙果种子保暖。


“小芝麻”发芽了

游戏活动

观察火龙果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尝试简单的记录。


脱掉“小帽子”

游戏活动

观察了解火龙果的黑壳,感知“壳”种子的区别。

延伸环节

美味火龙果

集体活动

游戏活动

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火龙果美食。


火龙果是孩子们经常吃的一种水果,但是由于它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平时孩子们接触到的只是火龙果的果实,对火龙果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今天的意外话题,让孩子们对火龙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这是一个让孩子们了解火龙果的契机。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还不是很丰富,但孩子们对于取种子、长出火龙果的好奇,是可以实现的探究,虽然会有很多困难,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能让孩子们有很大收获。

相关活动:

活动一:火龙果的“头脑风暴”

活动指向:

科学领域:科学探索-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 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 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活动准备:

完整的火龙果、切开的火龙果、盘子、小刀、塑料手套

活动过程:

结合孩子的问题与好奇,引发对火龙果的进一步思考和观察,并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讨论,大胆进行表达。了解火龙果的外形及果肉特点。

活动二:火龙果的问卷调查

活动指向:

科学领域:科学探索-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 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 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活动准备:

问卷调查、画笔、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关于火龙果信息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发放问卷,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搜集火龙果的相关信息,并完成问卷内容。对火龙果的外形、果肉、种子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三:火龙果怎么吃?

活动指向:

科学领域:科学探索-目标2具体初步的探究能力

1.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 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活动准备:

火龙果、小刀、勺子、榨汁机

活动过程:

和孩子们一起尝试怎么吃火龙果,鼓励孩子们说说自己想到的不同的方法。

活动四:你会挖果肉吗?

活动指向:

科学领域:科学探索-目标2具体初步的探究能力

1.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 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活动准备:

火龙果、小刀、勺子、垫子

活动过程: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挖火龙果果肉,联系现有经验,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

 活动五:工具来帮忙

活动指向:

科学领域:科学探索-目标2具体初步的探究能力

1. 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 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

活动准备:

火龙果、小刀、勺子、垫子

活动过程:

让孩子们用勺子和手将火龙果果肉取出,发现了火龙果果肉和种子分离的情况。

 阶段反思:

吃火龙果时,嘴角的一颗“小芝麻”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小芝麻’真的是火龙果种子吗?”“火龙果里的‘小芝麻’有多少?”成了幼儿探究的新问题。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准备了完整的火龙果,引导幼儿观察火龙果的外形,切开后观察果肉和种子。观察过后,有的幼儿开始尝试用手抠出种子,但是失败了,因为种子又小又多。紧接着“如何取出种子”成为了幼儿下一个探索的问题。

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并大胆操作、实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幼儿对火龙果种子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教师提供火龙果,满足幼儿探究需求,切开火龙果后幼儿大胆动手操作取出果肉,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新问题。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科学学习。当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取种子时,遇到了困难:用手抠一颗种子已经很困难了,全部抠出来更难以完成,该怎么办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联系生活经验,对“火龙果的籽能全部取出来吗?”“怎样取出来呢?”等问题进行再讨论,引发了后续的活动中支持幼儿展开探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工具的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