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学期中(五)班班级项目:《满园桂花香》总结
本次班本课程《满园桂花香》主题来源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围绕幼儿的兴趣、问题逐步进行阶梯式开展,反映了幼儿和教师之间真实学习、探索的过程。并且在整个以“桂花”为中心的活动的开展和实践中,教师收获了许多课程行进方面的经验,但同时也有遇到困难和疑惑,最终在和孩子们共同讨论、解决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将课程行进下去,并获得了还算圆满的桂花探究之旅,不过因桂花花期等原因,有部分活动还未落实,稍有可惜,但幼儿园40棵桂花依旧在寒冷中积蓄活力,等待时机绽放,孩子们依旧可以在期待中预设更多有趣的活动,
《3-6岁儿童学习和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方面协调发展。”在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兼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方面,尽量使得课程能够全面地促进幼儿的不同领域发展。
《指南》中还提到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对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了相关活动的预设。
一、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加入我们的班级课程,带领孩子们调查桂花,了解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周末空闲时间带孩子欣赏桂花、收集桂花;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品尝桂花的美食。以此促进和谐的家园关系,也让家长和孩子有更多亲子互动,增加亲子亲密度。
二、开展桂花知识分享和辨别桂花探讨。根据幼儿的分享,延续活动发展,组织幼儿展开如何找到桂花树的讨论。幼儿获得以下相关经验:对感兴趣的东西能仔细观察;能对桂花树与其它树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桂花树的不同之处;用图画和符号进行记录。为此教师进行了以下相关支持:为幼儿提供自由分享的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表征、分享。
三、开展桂花树多少的探究活动。孩子们的兴趣不减,“回归幼儿的需要”是指导主题生成的重要思想。《纲要》的科学领域提出目标,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孩子们对桂花树数量高展示出了兴趣后,教师再次紧跟幼儿兴趣的脚步,根据幼儿的问题,鼓励他们自主动手进行问题解决,支持他们学习。孩子们也借鉴了前期经验,将理论经验不断实践。
四、开展桂花留香实验、采摘桂花实践、美食制作。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在探索的工程中产生疑惑,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进行深度探究;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将自己的想法落实,以此培养幼儿求知精神和实践精神;在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满足后,会使得幼儿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想法和自信心;实践过程中,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老师在此中就是不断地跟着幼儿的脚步观察他们的探究,支持他们的学习,使孩子成为课程的主人。
项目课程是一个动态开发的过程,是孩子们为中心,孩子们作为主动方的实践行为。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处于真实的情景中,在困境中他们积极探索,用自己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切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做的绝不是主导,而是更用心地去聆听,更用心地去观察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开展过程中要灵活多变,让孩子自由地行动,这才是动态的开发。让孩子亲近自然,与环境互动,相信孩子们会成就一个“活”的课程。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并且能够想办法去解决。总体来说本次课程故事对大部分孩子的收获很大,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小部分孩子的参与较少;由于桂花的花期较短,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没有及时开展。相信在桂花下一个花期,我们也能够有一场与桂花不一样的相遇。
用户登录